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智兔网 2021-05-11 450 10

病毒“宿主”恒河水:曾带走3800万印度人,做矿泉水进军中国市场

1308

  过去的几百年间,霍乱的七次大流行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仅印度死者就超过3800万。“霍乱”的最早宿主就是印度的恒河水,有人问新冠病毒与此有联系吗?

  

  在人类历史上曾有三次大规模疫情,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造成5亿人感染,约5000万-1亿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只有十七亿。天花病毒造成人类的发展停留了几百年,更可怕的是,还有中世纪的黑死病,造成整个欧洲1/3的人口死亡。新冠病毒的规模完全不亚于前面几次超大规模疫情,而且这个趋势还在愈演愈烈。印度正式进入第二波疫情,被媒体称为“人道主义灾难”,疫情之下的印度或许成为“人间炼狱”。

  

  霍乱的宿主——印度恒河,全长2700多公里,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印度教徒视为最神圣的河流。每年的1-3月会举行沐浴节,今年也不例外,上百万民众在河里净化他们的心灵,洗洁污秽。印度教有这样的说法,不仅洗涤了肉体上的污垢,而且还洗洁了他们思想上的愚昧。印度教徒认为,将死者的骨灰撒到恒河里,死者可以直接升到天河。不光如此,恒河里面甚至还经常出现人的尸体,这样一来恒河就变得脏乱不堪,成为世界上最肮脏的河流之一。

  

  于是,1816年恒河流域爆发了霍乱疫情,成为霍乱最早宿主。传染病的大魔王:霍乱。什么是甲类传染病,说到甲类传染病必须具备两大要素,传染力超强,致死率也要超强,二者缺一就只能称为乙类传染病。简单来讲,甲类传染病主要是指鼠疫和霍乱。各国卫生部门的文件里,鼠疫、霍乱是让疾控专家谈之色变的两大魔王,新冠病毒传染力完全不亚于甲类病,但致死率差了点。目前来看远低于甲类病,所以被列为乙类,但国家按甲类防控。霍乱就不一样了,超强的传染力的同时致死率高达25%-60%。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发的,通过水源传播,一旦通过饮水进食,导致霍乱弧菌进入体内,细菌就会在肠道里繁殖,并分泌大量的毒素,导致人体出现腹泻。而剧烈的恶心和呕吐又让患者饮水极为困难,发病后病人会在24小时内死亡,体重急剧下降,体液几乎被排干,皮肤松弛干枯,颜色发黑,死状极其恐怖。直接饮用恒河水自古以来就是印度人的习惯,并把排泄物和尸体抛入恒河的传统,这让霍乱在印度非常的流行。很早之前霍乱都只是恒河流域的局部疾病,因为霍乱弧菌在人体内最长只能待3-4周,短的几天就会发病,然后要么患者消灭霍乱,要么就是霍乱消灭患者。

  

  霍乱病毒没有水源就无法传播而以前的印度人主要是步行,所以霍乱弧菌的传播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1817年一个英国人在印度感染到霍乱弧菌,并通过远洋船只将病毒带到了世界的各地。霍乱第一次走出印度,导致整个欧洲大规模流行,单单在英国就导致了6万多人丧命,这是人类现代医学第一次记录霍乱。1820年流入到中国,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晚期,医疗卫生条件极为落后,给霍乱的流行制造了良好的条件。山东、江苏、河南等地方变成重灾区,造成了数万人死去,为印度恒河的脏乱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那以后,霍乱就开启了频繁模式,整个欧洲都笼罩在霍乱的阴影中。英国成了重灾区,当时的英国人在恐惧中不明白,这种可怕的瘟疫到底是怎么来的。

  

  从民间到维多利亚女王,甚至到医学泰斗南丁格尔,都一直认为霍乱是由空气传播的,病原是下水道里的臭气。然后一顿操作猛如虎,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操作没有任何的作用,霍乱依然每隔一段时间就肆虐一次英国。造成重创。1854年英国伦敦,霍乱再一次的大爆发,富人们惊慌失措地逃离伦敦,穷人却无处可去,只能在绝望中等死。霍乱肆虐,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1816年起霍乱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七次,造成无数人死亡,其中印度死亡就超过3800万人。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都为印度的恒河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和母亲都是死于霍乱第三次大爆发。

  

  2007年,印度恒河被评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恒河流域大量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被直接排入河里。有数据显示恒河里有着大量的大肠杆菌群,超过标准河水值200倍以上。2016年恒河水做成了矿泉水,在2019年想进军到中国市场,以五元一瓶的价格出售,最后被咱们中国网友怼了回去。霍乱病毒走出宿主恒河后肆虐地球200多年,给全世界以及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今霍乱仍然是全球公认的二号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必检对象。霍乱改变了人类的城市体系,迫使人类围绕霍乱建立了一系列的水源体系,但我们依然不可小视,霍乱的阴影仍然笼罩在人类的头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兔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智兔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