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智兔网 2021-05-12 450 10

“案例列举式”反裸聊诈骗条幅 拿捏了警示与保护的平衡

p2p理财

  针对裸聊诈骗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对潜在受害者的警示教育。

  ▲浙江湖州某小区内宣传不要“裸聊”条幅。图片来源:@平安武汉官方微博视频截图。

  “近日,本小区一居民因”裸聊“被诈骗,警方提醒:”不轻信,不裸聊,不转账。“”金某在镇前路某宾馆因网络招嫖被骗991元,这不是什么案情通报,而是拉在居民区附近的劝诫性横幅。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年来,“裸聊”诈骗案件频发,19至35岁青年男性是主要“裸聊”群体,平均案值达到数万元。因此,多地民警就直接在小区内、大街旁拉起反映受害者真实案例的“硬核”横幅,劝诫青年男性不要参与“裸聊”,其中不少条幅在网上走红。

  针对裸聊诈骗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对潜在受害者的警示教育。一条主要内容二三十个字左右的反诈条幅,言简意赅地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等要素大致交代清楚,简直就是一份“微型案例通报”。

  此类条幅既接地气,也更能触动潜在的、“蠢蠢欲动”想参与裸聊的男青年,同时也起到更好的反诈骗教育及预防效果。

  传统的法治宣传条幅多为法条式或说教式,比如,“远离裸聊,谨防被骗”“裸聊有风险,交友需谨慎”“裸聊诈骗,刑法伺候”等。但到底“被骗”至何种情况,“风险”又是如何,刑法到底怎么“伺候”,“代价”还不能从条幅上的几句话看出。

  ▲劝诫“裸聊”条幅。图片来源:@双流法院官方微博截图。

  “案例列举式”反诈骗条幅瞄准裸聊诈骗等犯罪侵权的风险点,每次通报一个案例,便于受众阅读和二次传播。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条幅所作的通报不是完整的典型案例通报,而对关键信息模糊处理,构不成泄露受害人隐私,受害人通常情况下不会被对号入“幅”。

  事实上,“案例列举式”反诈骗条幅不一定都得聚焦被骗受害的“反面案例”,不一定都是“批评版”,也完全可以通报成功防骗防诈的“正面案例”。

  比如,某地出了诸如“西二村夏先生及时发现短信中陌生链接的陷阱,未受损,棒!”“北新巷屠女士及时发现炒股诈骗未受损,正义方胜!”等“表扬版”“鼓励版”反诈骗案例条幅,吸引了路人的关注。

  以“案例列举式”反诈骗条幅创新警示教育的方式方法,挖掘警示教育的潜力,促动民众入脑入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案例式”反诈条幅成本低、影响大、效果好,多些也无妨。

  □李英锋(公职律师)

  编辑:丁慧校对:卢茜

(文章来源:新京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兔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智兔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