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智兔网 2021-05-18 450 10

当“暗访”被变成“明察”

  “如有企业人员看到‘京PXXXX’这个车牌号要注意,这是中央(第五)督察组的暗访车,一定及时在企业群里通知。”据媒体披露,4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一开始在河南省下沉督察,“暗访车”的车牌就被泄露了。督察人员仿佛被装了GPS,行踪都被当地相关人士知晓。

  督察组成员在黄河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内进行检查。

  督察组人员去濮阳检查一家羽绒加工企业,到附近排水口不到5分钟,几名县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跟上来“热情”地打招呼:“机动组领导来了?”“好家伙,您连机动组都知道了。”一位督察组人员说。

  见此情形,机动组决定兵分两路,一拨人负责分散注意,另一拨人去现场锁定细节。环保督察仿佛变成了“谍战大戏”,企业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和中央环保督察组周旋。

  明明是暗访,却变成了“明察”。这些提前知道上级检察部门行踪的人是从哪儿打探的消息?他们又有哪些手段企图蒙混过关呢?

  微信群内直播督察组行踪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采取不定时间、不定路线、直接曝光的方式到基层检查,某些专项工作的督察组也采取这种方式。但面对上级的突击检查,一些地方其实早已知晓、早有准备,甚至有一套预案,应付上级检查。

  安徽亳州市魏岗镇一位副镇长指使企业制造假现场。

  “现将创城组成员照片发给你们,请大家对照照片进行辨认。如发现创城组成员,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至各中队长。”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微信公号曾推送过这样一则通知,还附上13名检查组成员的照片,并标注了编号。此事被曝光后,有消息人士透露这是工作人员误操作,将内部通知发上了公号。

  2018年11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安徽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安徽亳州市魏岗镇一位副镇长分别在两个企业群中向企业通风报信,督察组现场检查的情况还被他在微信群内直播。

  “雨水井不能是酸性。现在可以用水冲。”该副镇长在群里透露督查的细节,还指使企业制造假现场、假合同。

  光是了解行程不够,有些地方为了上级检查不出问题,还会提前做准备,甚至和其他单位联合层层打掩护。

  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去年在陕西采访时见到,某村违法占用耕地修建别墅,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上级督察组,当地在耕地内紧急栽种了小树苗。

  “县里的检查肯定不会难为自己人,多数是走走过场。要是市里来检查,县里会帮着想办法。省里来检查,市里也会帮着找门路,哪一级领导都不希望自己负责的地方出问题。”东北某县教育局的负责人透露。

  严惩弄虚作假者

  此次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河南省下沉督察伊始,“暗访车”就被泄露车牌,一举让督察工作陷入被动。

  泄露暗访组行踪不是小事。督察组一定要掌握真实的情况数据,才能为决策服务。泄露暗访车,跟踪暗访车,目的当然是隐藏污染踪迹。如果地方没问题,自然大大方方地让督察组来查,哪管明察还是暗访。

  发照片“曝光”暗访组员,暴露了暗访组员的行动,使暗访组员失去了作用,戳痛了“检查病”;下级弄虚作假,“突围”上级检查、暗访的手段和办法在“应时而变”,这对如何有效开展检查、暗访提了一个醒。

  环境治理需要明察暗访。突然袭击式的暗访,可以觉察更多真实的情况,让污染无所遁形。如果“暗访”变成了“明察”,那还有什么意义?

  在此前的案例中,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安徽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亳州市谯城区通风报信,指使、授意企业弄虚作假,应付督察一事,责令谯城区委向亳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下属乡镇和生态环境局也陆续作出书面检查。同时,亳州市谯城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时任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等个人被分别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督察组车牌被泄露,需要一个说法。是谁泄露的车牌?是谁在给企业通风报信?背后是不是有地方在有组织、有预谋地应付督察?如果各地纷纷效仿,最终只会降低督察工作的效率。


拉牡蛎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兔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智兔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