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小利润高的生意 http://sky-city.cn 眼见他高楼起,眼见它楼塌了。这句话放在网约车行业,再合适不过。 前段时间刚刚发布消息,网约车司机数量已经突破了3000万,市场规模突破了3000亿。滴滴、滴答、一喂顺风车等平台,经历了十年的红利期之后,一派欣欣向荣。
眨眼之间,行业整顿风暴来临,政策吃紧,四月底80万司机逃难一般退出滴滴。 从普遍看好,到人人喊打,转变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高成本,低回报 网约车司机是个高成本低回报的行业。拿以租代购为例,算一下其中的收支关系。 成本:押金20000,首付10000。其中押金20000到3年期满可以退,3年到期车子归司机所有。目测三年后车辆残值二手车行估价60000。 每月月供4950元。三年的总成本:租金178200元,加上首付10000元,总共188200元。减去车辆残值60000元,还有128200元。保养每月350元,营运险每年15800元。
这是最基本的支出。 收入:一个月流水加奖励一万左右。以10000流水为基数,大约要跑5500公里,夏天开空调0.6元,油费3300元。毛收入3138元。 再加上隐性开支,修车违章罚款每个月算100元。一日三餐早餐5元中餐15元晚餐15元,烟钱360元。每个月1410元。
算一下实际能剩下还有多少,3138-100-100-1050-360=1528元。每个月的净收入,再扣除三年以后的车辆残值,每个月要贴进去138元。 亏! 二、滴滴的服务体系是“金字塔” 滴滴的服务体系类似淘宝。处在塔尖的司机收入确实不错,一个月流水一万七八,这确实是碾压高德、滴答、一喂顺风车这些平台。
然而,塔中间的万把来块,收支水平上文已经详解。塔底的占绝大多数的是非专职司机,一个月收入几百几千的。 既然说是金字塔型结构,到底哪一部分司机占主力? 是塔底和塔中间的司机了,基数大,而且不论收入。 如果底层司机大量逃离,滴滴只剩下优质的司机,后果就是乘客打车难。滴滴派单远,乘客流失,滴滴崩盘。
所以,看到这里你明白了么?滴滴的高收入司机是用来对外面宣传的,而中间和底部的司机才是滴滴真正的运力。 也就是说,不赚钱的才是大多数。 而服务分的诞生,以及大量吸收低成本司机,也是为了稳住底层。只有如此,才能保住顶层的一小撮高收入司机。 所以说,网约车新规实施,如果各地严查营运车合规,确实扼住了滴滴的咽喉。至于它何时崩盘,拭目以待。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