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门厂家联系电话 http://www.wuximingyumuye.com/news/579.html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指标呈现上行态势,市场对全球通胀的担忧再度浮现。数据显示,4月末,WTI原油期货价格、LME铜期货价格和CRB大宗商品现货价格综合指数分别同比上涨187%、89%和 51%;此外,3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了2.6%。 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关键推动因素是:主要经济体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 要知道,在疫情席卷之下,美国加大了“放水”的力度。当前,美国政府在已推出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后,又再度宣布了规模超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万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这样一来,该国可能还将印刷更多的美元,导致市场上的美元泛滥,引发物价上涨的风险,从而将有可能导致全球通胀。 那么,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中国能稳住物价吗?我国央行在报告中指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会阶段性推升我国生产价格指数(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报告提及,在去年应对疫情时,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保持了总供求基本平衡。因此,我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换言之,在我国的合理管控下,全球通胀的风险对我国总体影响不大。 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例,截至5月8日,今年央行已连续85个工作日不间断开展逆回购操作。 与此同时,央行将继续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保持密切关注,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及时有效地实行相应的管理措施。(文|林妙琼 题|曾云梓 图|卢文祥 审|陆烁宜)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