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智兔网 2021-05-25 450 10

工作群里的那些高能社死瞬间

电影 https://www.touzitop.com/

  身在职场,最恐怖的瞬间莫过于,社死了,人还在。

  时至今日,Olivia仍然还记得,五一黄金周那个灾难性的早晨。

  假期前一天,她美滋滋地把自己的昵称改成了“你工人爷爷要休假”,还换上了一个懒洋洋的考拉头像,寓意着接下来的生活只有吃吃睡睡,不问世事。

  万万没想到,5月1日下午6点38分,大Boss突然现身,拉了个小群谈项目,连尊贵的客户都在里面,而第一个@的人,就是她。

  虽然所有人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但是她节后上班时,总觉得同事们的脸上,都带着一抹神秘的笑意。

  啊,原来,这就是社死的感觉啊!

  微信的两面性,给当代职场人埋下了许多隐形地雷。

  当微信作为私人账号时,我们是欢脱的工人爷爷,是志坚的打工人,是不想上班的小仙女。

  一旦加入公司群,我们就必须要时刻扮演好一个体面的职场人,不容许出现任何错漏。

  可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入群时

  实习生王大强入职第一天,HR把他拉进了公司总群,接受同事们的热烈欢迎。

  他的直属上级友善地拍了拍他,群聊中醒目地显示着:

  刘经理拍了拍王大强,并叫了声爹。

  闲聊时

  张倩倩是一位兢兢业业的打工人,平时加班996都毫无怨言。

  但是,她确实很讨厌占用周末时间去团建,把半生不熟的同事拉到荒郊野岭,勉强玩着无聊的游戏,承受两天一夜的尴尬。

  于是,当公司群里又一次通知本周末团建时,她实在忍不住了,开了小窗和闺蜜吐槽:“公司能不能干点人事?!总是周末团建,团你sister啊,烦死了”

  发完之后,她身边的同事赶紧捅她,低声说:“快,快撤回!”

  她吃了一惊,发现自己把这句话,错发到公司群里了。

  颤抖着双手撤回消息,她决定原地装死。

  可是突然间几个小窗响起,她哆哆嗦嗦地打开一看,是同事们发来的安慰:

  “傻孩子,发错了吧?”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暴躁小可爱!”

  “你把我不敢说说出来了,我也特别讨厌周末团建!”

  是的,你社死了,但你永远活在同事们心中。

  退群时

  通常来说,退群并不是一个很容易社死的场景,大多数职场人都是巴不得赶紧退群,和过去的公司一刀两断,再无瓜葛。

  但也有少数员工,或者念着旧日情谊,或者感激公司对自己的栽培,也有人单纯想和同事们继续维持联系,想要在退群前发一段感言。

  可是这种真心诚意的感言,也许在别人眼中却是“戏多”,是社死而不自知。

  当然了,更尴尬的是,刚刚编辑好的感言想要发出,却被提示:

  你已被移出该群。

  看过这么多惨烈的社死案例,每个职场人都难免人人自危。

  想要避免在公司群社死,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

  第一,不要在微信上过于放飞自我。

  检讨一下自己的昵称、简介、拍一拍设置等地,有没有什么可能导致自己社死的隐患。

  加入一家新公司时,要思考下自己的朋友圈,有没有发过对这家企业的差评。

  妥善运用“朋友圈3天可见”功能,多一分小心,少一份社死几率。

  第二,闲聊公司事务时,请务必小心。

  尽量减少在工作时间内闲聊,实在忍不住,也千万不要在同事群里闲聊。

  每发一条消息,都要检查一下是否发错人。

  你的每一句吐槽,都可能是社死的先兆。

  第三,退出公司群时,多说一句不如少说一句。

  如果是与公司和平分手,那么写一段退群感言也无伤大雅。假设离职时闹得不太愉快,倒不如默默退群,彼此相忘于江湖。

  想要告别的话,可以私下与上级、同事、下属温情告别,不必在公司群里大张旗鼓。

  在公司群里,有时候沉默才是金。

  即便事事小心,仍然难以避免社死的尴尬。

  职场小伙伴们,你在公司群里,经历过社死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兔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智兔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