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基金 我们每天都要走路,在很多人眼里走路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算不上运动,其实并不是这样,走路是适合每一个年龄段人的运动,不管你是身体素质差的老人,还是怀孕期的女性,都可以通过走路这种方式健身。 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就是走路的受益人之一,他曾经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自己的母亲和弟弟也有三高问题,为了让身体获得健康,也为了给家人做榜样,他开始每天步行1万步,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8年,当走路给他带来一系列好处后,现在他的家人也跟着一起走路。那么,每天走一万步,到底有什么好处呢?50岁后的人不妨多看看。
每天走1万步,他得到了什么好处? 01三高水平稳定了 走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全身上下都要跟着运动,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能力得到加强,全身的脂肪跟着燃烧,在坚持走路的18年里,他的体重减轻了44斤,呼吸更平稳、更顺畅了,最令人高兴的是三高水平降到标准范围内,再也不用担心心血管疾病。
02体重得到控制了 胡大一教授刚开始走路速度不快,当身体逐渐适应后,就开始快步走,现在每天走1万步一点都不觉得累,走完后反而会觉得身心轻松,坚持了十几年,体重一直很稳定,不管怎么吃都没上涨过,所以说走路虽然不像跑步那样运动强度大,但是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03脂肪肝恢复了 肥胖的人多数都有脂肪肝问题,胡大一教授也不例外,刚开始被检查出来中度脂肪肝,每天都担心发展成肝硬化,经常长时间锻炼,再次检查肝脏时发现脂肪肝没有了,肝脏重新恢复了健康,肝癌风险大大降低,全家人都很高兴。
日行一万步请量力而行 胡大一每天走一万步的前提是骨骼健康,没有关节炎症或其他疾病,若是你曾经膝盖受过伤、骨折恢复不到3个月,或者是有关节炎症,就不太适合走1万步,若是盲目跟风强迫自己,可能会导致骨裂旧伤复发。 美国学者曾经研究过步数和健康的关系,他们发现每天步数不超过2700的人死亡风险并不会降低,当运动步数达到4400步时,死亡风险开始降低,但是到7500步时死亡风险保持稳定不会再降低,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每天步行7500步和10000步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身体素质比较好,想要锻炼身体,每天10000步没有问题,若是刚开始进行运动或承受能力比较差,可以先以5000步、7500步为目标,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5000步已经能满足运动需求。 也就是说50岁以后只有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运动,才能享受运动带给你的好处,若是过度运动非要追求步数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
学会判断运动是否适合自己 大家要明白两点,首先运动时身体耗氧量和耗血量会增加,心脏和大脑都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血液,这就代表着心脏跳得更快,血管承受的压力更大,如果你本身患有心脏病或高血压,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自己随意选择健身项目,也不要用错误的方式运动,防止出现意外。
其次,有些疾病并不适合走路,比如说关节病变、严重肥胖患者,这个时候骨骼处于非常脆弱时期,如果没有把握好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可能会导致病变加重。在走路的过程中骨骼一直承受体重,会增加骨关节负担。一定要运动的话建议从更温和的运动开始,比如说将动感单车调慢速度,先适应一段时间,感觉良好后再增加运动量。
走路过程中要注意补水 持续不断的走路会消耗体内的水分,身体会感觉口渴、疲劳,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脱水。人体每天应饮用1.5升淡水,还要根据天气变化和运动适当增减,像现在是冬天气候干燥就要多补充水分,运动过程中适当休息5分钟停下来补个水很有必要。比起功能性饮料,更建议大家喝白开水。 总之,走路肯定是好处大于坏处,但是运动量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针对柔韧性、耐力、力量一起训练,才能保证健康。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